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行业动态

直播极限优化方案

编辑:008     时间:2020-02-14

1、深入掌握极限优化

挑战已列出,接下来就要想办法解决。极限优化这个概念,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方式,但最终的目的是一样的,配合业务做好体验。

  • 首先,得清楚优化的使用场景,最终是要解决什么问题,是用户的体验问题?还是性能问题?亦或其它,不能闷头行动。而且,优化方案带来的实际提升要有预估,根据投入成本进行预估。

  • 同时,要深度分析优化方案的可执行性。因为优化往往不是一个人在做,而是一个团队在做,如果方案本身就不可执行,那浪费的是一个团队的时间。而且,要找准关键的点在哪里,根据自己业务的瓶颈来做,不要盲目跟着别人的方案来做。事先清楚和找准后,再去进行深度的方案讨论。

  • 然后,是要尽量避免过渡优化。怎么理解?在做优化方案的时候往往会有很多很多方案,有些提升的比例可能没那么高,比如从98%提升到99%,但带来的人工和维护成本非常大,这个时候就要考量用户的比量,确定是否值得投入。

2、常见优化方案

每个团队所用的技术、方案都不太一样,所以在优化上面也会有所差异。在此,针对常见的3种方案进行优化分析:

  • 前后端分离:最初的大部分的业务应该都是前后端分离的方式,前端就聚焦在前端上面,后端专注于后端的一些接口、数据的调用。这时要怎么去优化?首先,随着业务越来越复杂,前端要做分层处理、模块化,以便维护。同时, 要重点做前端资源加载的优化,因为后端只是在做数据拉取,只要能够抗住量,就没有太大问题。而且,要清楚每个资源、数据在异常情况下带来的影响。举个列子,你的业务可能有很多很多的资源,当第一个资源失败,会带来什么结果,第二个资源失败,又会带来什么结果,这些都要非常清楚。否则,当用户把问题反馈过来时,很难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所在。此外,网络场景要去细分,了解用户的重点是在哪里,是在4G网络,还是在WIFI网络,优化重点要进行偏重。

  • 重前端MV*:随着前端的发展,前端MV*框架愈加常见,很多业务、团队都有在用。这种情况下的前端更重,就需要考虑前端并发,不能让用户去等待很多很多的信息。同时要去做同步渲染降级,让用户快速看到。还要考虑在业务里面的SEO,对于浏览器来讲,当它拉的信息都是一样的,它会认为页面的更新非常低,搜索引擎很难抓取并更新。

  • Node全栈研发:在发现诉求越来越多的时候,就需要有一个能同时聚焦到前后端的工具,刚好Node就能帮我们做很多事情。这和前后端分离有点像,但又不完全一致。可以看成,前者是前端一个人后端一个人,但更好的情况是能前后端只有1个人,这样他会更清楚前后端的逻辑,而且这些逻辑要尽可能的在前后端复用,这个时候就要考虑前后端的复用体系。Node本身很强,但还需要注意更深入的一些东西,比如TCP/UDP协议的解析。因为你后端的数据是来源于它的后端的一些数据调用,如果这个时候能够用node解决,那是最好的,前提是node能撑住这个量的场景。

3、效率至上

优化的同时,要对团队的效率进行掌握。效率至上来做优化,才是合理的。对于效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看:

第一个是刚才讲的复用体系,前后端复用体系怎么去复用;

第二个就是需要有完整的构建工程体系,现在其实有很多构建工具,在此不做列举,能用工具解决的事情都不要去用人力去做,哪怕是一个简单的更改。因为工具解决不会出问题,但人力解决难免会出问题。

第三个是需要有完整的研发技术栈,研发技术栈决定了团队的统一性,能够帮助新人快速融入和业务的交接。

4、研发生态

虽然说效率至上,但也不能只讲效率,还要有所有工具体系的一个生态闭环。它能不能自动更新、自动维护,能不能有一个方式去迭代。比如说其中的一个组件,它可能会升级、会改变,升级的方案是什么?升级后怎么快速的能够跑起来、用起来,不出问题?这就是生态,生态会有很多方面,把业务里面的生态建立起来后,团队的优化才是最高效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回复列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