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行业动态

华为搜索,是否能异军突起?

编辑:011     时间:2020-04-07

众所周知,2019年美国对华为企业实施禁令后不久,谷歌即宣布取消了其GMS服务对华为的授权。谷歌GMS服务涉及生活、娱乐、社交等多个领域,可以说海外用户的日常生活是离不开谷歌GMS的,华为终端面临着失去大量用户的威胁。于是乎2020年,华为发布自有HMS,开始搭建自己的移动服务生态,华为搜索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很明显其对标的是GMS旗下的Google Search。



从网络截图来看,整体视觉风格跟google Search确实相似,首页模块采用了搜索入口+快捷小工具+信息流的组合,显得中规中矩,最近我也在学习搜索引擎的相关产品设计(非技术),谈谈自己对它的看法。(皆代表个人观点,以下华为搜索简称HS)

用户

考虑到HS暂时没有在国内上线的计划,那么最先接触该产品的应该是华为终端的海外用户了,这是HS最易获得的第一批用户,是产品的第一关挑战。而Google Search在海外搜索引擎市场占有90%多的份额,大部分用户的使用习惯已经被Google Search培养并沉淀下来,对HS的期待只是“Google Search的替代品”。如果HS的差异化设计太大,可能会引起反感,我想这可能是为何内测版本中HS视觉样式与功能都跟Google Search大同小异的原因之一吧,获取这类用户的认可是HS要实现的第一目标。

实际上这类用户是华为终端的用户,而不是HS的,依靠华为在海外的终端优势,Huawei Search可以背靠大树好乘凉,但这样的产品顶多算是HMS服务生态中的一个工具组件,是无法反哺生态的。我认为想要获得自己的忠诚用户,还是不能一切都像谷歌看齐,得回归搜索场景去挖掘真实需求,做差异化设计以提高核心竞争力。

核心功能

核心场景自然是搜索了,小小的搜索框已经成为全球用户从互联网获取信息的主要入口。

据国外研究机构统计,Google一天要处理大约35亿次搜索会话,且这个搜索量正在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2019年谷歌搜索引擎的全球市场份额是92.86%)。根据搜索内容的类别划分,这个场景可以分化出无数个垂类场景,譬如搜索学术文章、新闻、问答、音乐、旅游、美食等等,再细分又可以分出很多专题,例如当下较火的“全球新冠疫情”、之前国内较火的“垃圾分类搜索”等都算是专题搜索。

多样化的需求与高增速的需求量也导致搜索引擎索引的数据量越来越庞大,1999年在谷歌搜索“google”词条可以得到大约2900W个结果,今日已经可以搜出152亿个结果,足足翻了500多倍。

用户如何才从如此庞大的信息量中,快速筛选出所需的价值信息是当下搜索引擎需要去解决的,它要求一切都必须向更高效更智能获取信息的标准去发展。

为了满足这个要求,搜索引擎需要不断的提高自己识别用户搜索意图的能力,基于用户的搜索词进行需求推测与实现,将真正符合用户需求的信息提炼出来,信息丰富的做聚合整理,信息量少的做提前直达,对搜索场景的优化我认为大部分也是通过这2种方式。

根据这个标准我将用户通过搜索引擎获取信息的过程归为3档:

(1)普通档:搜什么就出什么,绝不逾越用户给到的搜索范围

比方说我搜索关键词“北京到深圳机票”,搜索引擎会自动把相关的航空网站结果列举给我,然后由我选择点击哪家网址自助购票。

(2)进阶档:帮你搜或帮你做

例一:仍然搜“北京到深圳机票”,搜索引擎直接爬取各大航空网站数据,将符合条件的优质航班进行筛选排序后推荐给我,并且提供购买的shortcut。甚至为了提供落地后的接机,住宿选择,这是信息聚合。


目前由于各个平台的信息壁垒,用户的“最后一公里”是无法在当前搜索引擎里完成的,但我相信这是未来的设计方向,垂类越丰富,综合性的服务聚合平台就越有用户需求,到时就无需下载各个垂类app,忍受不停切换应用的麻烦了,这与微信小程序生态是一个道理。

例二:搜美元,输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自动就自动显示在搜索词下方,这是信息直达。


这一形式为用户省去了繁杂的查找与筛选工作,内容还更加丰富,囊括了多家内容生产源,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同时预测可能的下一步行为,将整个用户流程闭环,这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智能要求。

(3)智能档:无需搜,指的是通过用户的位置、日程、喜好、搜索历史或本地内容等数据分析推算将来时刻的行为预期,并在恰当的时刻提供恰当的信息,这意味着需要对用户隐私进行收集。

举个例子,当你在手机里添加了明天去往北京的会议日程,刚打开app,应用先你一步推送信息“已为您筛选去往北京的航班,xxxx….点击购买”。我觉得这是搜索引擎当下能做到的极致,是真正的智能搜索,是“知你所想”的境界。

Google积累了这么多年也仅仅是在某些方面做了尝试,对于科技水平不够的企业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所幸华为是要做HMS生态的,做这个最起码本地的应用是可以打通数据的,具有一定的优势。

非核心功能

这里只列举我所见过的,如果有更有意思的产品欢迎补充。

百度、搜狗的信息流、小视频等UGC内容。Qwant的热搜榜,百度的小程序,夸克的快捷导航(虽然不是搜索引擎,觉得有对比性也放上来了)



如果说热搜、快速导航与小程序还能归为信息直达,对用户搜索有一定的提高获取信息的效率,那么充斥着碎片化信息、优劣内容夹杂的信息流就很难跟高效获取信息沾边了。

先看看大家都是怎么做信息流的设计的,信息流的设计也分好几种,像百度、搜狗就是传统的内容平台的模式,在首屏堆砌信息流,很明显会弱化搜索入口,增加信息负担,对用户使用搜索造成干扰。而必应的首屏就保持了相对干净,一张背景图上突出了搜索框,用户通过上滑才可以发现热搜、天气、信息流等内容,遗憾的是功能隐藏的有点深,用户可能发现不了。HS的首屏是搜索+快捷导航+信息流,信息流卡片式的设计相对来说有利于阅读一些,整体页面也比百度简洁。

那么,搜索引擎到底需不需要信息流?

用户对于信息流的态度有2种:

  • 一类是像我一样的,平时工作就很忙,用搜索引擎都是带有极强的目的性去搜索内容,很少花时间去浏览碎片化的新媒体;
  • 还有一类人呢就是生活比较放松,喜欢看新媒体内容,愿意评论与分享,如果你的内容分发算法得其所好,甚至可以使其成瘾。

从客观上说,Google.com 20年来网页中间孤零零的一条搜索框就从来变过,没加过信息流,没加过热榜,甚至没加过天气信息。

如果用户有在搜索入口附近看到信息流的需求,为何google从来没作过改变?这是否说明用户对于搜索引擎的核心需求一直没有变过,产品就是应该围绕着这个核心需求去打造体验呢。

至于UGC本身增加用户粘性、拉活存留的作用,这跟产品战略与定位有关,百度就成功的实现了从传统搜索引擎到新媒体平台的转型,改版后用户粘性明显增长。

但回看华为搜索,华为本身并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成熟的UGC内容生态,主要是通过商业合作与爬虫提供数据,对内容的广度、质量的把握很难做到随心所欲,且因为商业合作模式,很难做互动社区(体验体验Huawei Video),如果内容质量得不到保障,用户粘性也得不到增长,那么把它放在首屏我想是值得商榷的。

华为对标Google,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首先要明确的是,华为再牛,想在短短一年内从搜索引擎的基础技术上赶超谷歌几十年的积累还是不太现实的。

那么想跟google分庭抗礼,首先就得依靠华为终端的海外优势,依靠终端带来的人口流量,通过HMS生态连接旗下的应用,打造更庞大的从内容到服务的生态圈,给用户提供更智能的服务,使得应用与应用之间粘性增强,形成良性循环。

其次还是得围绕核心场景做优化,虽然在技术上暂时无法赶超,但可以采用国内常用的人工干预取得优势,比如可以做一些当地特色的专题场景和信息聚合,通过本地化运营来赢得用户。

结尾

搜索的本质就是信息获取,与当下流行的信息流平台区别就在于“用户是否具有清晰的意图”,不管怎么做,搜索智能化才是胜负的关键,谁在识别用户意图上更精准,谁就能赢得这场战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回复列表

相关推荐